教育部抽检荆州5所中小学塑胶田径运动跑道 结果……
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新国标”已形成了第三次修订建议稿,近期教育部组织专家调研组深入全国多所学校实地取样。8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课题组、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一行7人,对荆州市5所中小学塑胶田径运动跑道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抽样结果为全部合格。
针对“毒跑道”问题,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塑胶田径运动跑道综合治理工作组,于2016年6月印发《关于开展合成材料面层跑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加快研制和修订标准。目前,塑胶跑道“新国标”已形成了第三次修订建议稿,今年1至4月将在全国12个地方进行适用调研,其中湖北省仅我市被纳入调研范围。
7日,教育部调研组一行人在我市召开了相关建设施工公司代表座谈会,听取有代表性的合成材料面层运动活动场地(含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人工草坪、pu球场)生产、施工、使用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探讨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面临的问题和修改完善意见。8日上午,调研组对荆州市实验中学、东方红中学、沙市九中、太岳中学、红星路小学等5所中小学进行了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和抽样,涵盖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人工草坪、pu球场等。据悉,这5所学校均为2015-2016年间铺设的运动场地。
从初步检测结果来看,调研组专家一致认为,我市这5所学校的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在跑道挥发物、铺设工艺等方面均符合有关标准。(记者朱文艳)
近年来,校园“毒跑道”引发广泛关注。昨悉,《湖北省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制定方负责人介绍,这个有望在4月实施的行业标准,经过3年科研,收集整理数据,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现行标准,将使我省塑胶跑道质量大跨步提升,从源头遏制校园“毒跑道”。
省体育场馆建设协会会长陈凌介绍,目前,国内95%的塑胶跑道都是聚氨酯(PU)跑道,2015年9月江苏爆发第一起“毒跑道”事件后,全国多地接二连三发生。由于标准滞后,整个体育设施行业面临无标可检、如何检测判定、不知由谁检测的尴尬局面。在国标正式颁布之前,制定和颁布一个高标准严格要求的地方标准尤为重要。
在国家标准修订未出台前,上海、深圳、浙江、山东等地相继颁布了行业或地方标准,为治理“毒跑道”提供政策依据,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政策环境。陈凌说,由于很多地方标准编制时间仓促,导致各省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形成共识。湖北省标准广泛吸收教育及体育主管部门、质检机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环保专家、生产企业、铺装企业参与标准编制,使标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操作性,参加制定标准的一些专家也是去年12月启动的国家标准参编专家。
塑胶跑道是“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跑道”的简称,以往的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制不足,诸如“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等物质,没有列入检测范围。同时,有关标准仅对原材料提出要求,未涉及施工验收等环节。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郑伟涛是国家标准参编专家,也是此次我省行业标准制定的主要专家。他介绍,现有标准对跑道检测标准不够完善,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未进行规定,跑道面层有害物质限量指标控制不严、参数设定不够全面。施工中使用的关键原材料、胶水、溶剂等没有经过有害物质限量检测,施工现场随意添加低成本的溶剂提高施工性,同时也未按照规范进行竣工验收,也埋下了很多隐患。
陈凌介绍,湖北省标准是依托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下达的科研课题,经过3年的研究,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行标准而制定。
据了解,我省行业标准的严格性和高标准,体现在不仅仅检测和限制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人工合成面层)的有毒物质含量,同时对于塑胶田径运动跑道的整体挥发物质做了限制限量要求。增加了现场检测和取样结合的方式,避免了漏检和误检。
记者在《标准》讨论稿中看到,在定量检测的基础上增加了嗅辨等定性指标要求,确保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在实际使用中接近于无气味状态。为此,明确规定:嗅辨评定等级为4级时,应进一步原因分析并进行整改,若1个月后气味评定仍不达标,应作更换或拆除处理。嗅辨评定等级为5级时,应做拆除处理。记者还了解到,相关协会和科研机构通过数年研发,已经研制出全国第一例针对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有毒物质检测的专用检测设备,并于2016年通过质检部门的认定。
郑伟涛说,本标准对于未来产品的要求指明了具体方向:无溶剂添加产品,无味觉刺激产品,绿色环保型和可回收型产品,无毒型产品。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处处长范义虎表示,制定全面、严格、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来指导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工程的选材、设计、施工及验收非常必要,这将从技术角度上解决“毒跑道”导致的环境及健康问题。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